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原发恶性疾病,亦称血液的癌症,我国年发病率为2.73/10万。急性白血病以40岁以下男性高发,慢性淋巴白血病老年高发。急性白血病起病急骤,发烧为首发症状,其次为出汗、出血可渊博全身。贫血早期即可出现,随病情发展而加剧,面色惨白心慌、气短、乏力、浮肿等。慢性白血病起病清静,我国以慢性粒细胞型常见,多发生于中年东说念主,很少发生于5岁当年,“慢粒”(CML)发病率占我国慢性白血病发病之首,早期无自发症状,无意发现白细胞增高或脾肿大,常见症状有易疲惫,多汗、怕热、体重缓慢、头昏、面色惨白、气急、心慌、脾肿大或巨脾奇米777me,肝常肿大,一般在5cm以内,1/3病例淋巴结轻度肿大,胸骨压痛较罕有,低热<38C。预后方面、急性白血病在成东说念主给诊疗后十足缓解率为80%,5年无病生计率达30%~50%(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),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十足缓解率为55%~85%,最好论说5年,生计率为20%~40%,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平均生计期为3年。白血病尽头于中医学的“血证”、“虚劳”等病。
1:三物豆根汤☆
构成:当归20g,丹参20g,赤芍20g,川芎10g,沙参20g,麦冬15g,板蓝根50g,山豆根30g,山慈菇50g。
功能:养血活血,清热解毒。
合适症:急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备注:可同期合营化疗。
加减:血热妄行者褪色犀角地黄汤加减;气滞血瘀者用丹参打针液静点并酌加理气药。
方源:中国中西医勾通杂志 1988;8(10):637
2:苁蓉补天汤☆
构成:熟地、茯苓、黄芪、白花蛇舌草、龙葵、山豆根、软紫草各30g,山药15g,山萸肉、肉苁蓉、巴戟天、补骨脂、东说念主参、麦冬、五味子各10g,当归6g。
功能:益气助阳解毒。
合适症:急性非淋巳细胞型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连用3~4周为一疗程,休息1周,可不竭服用。
加减:发烧加双花、板蓝根、柴胡各30g,连翘、黄连各10g;出血加生地、丹皮、藕节、三七粉、云南白药、阿胶各10g;口腔溃疡加生石膏30g,玄参、知母、栀子各10g。
方源:中国中西医勾通杂志1985;5(9):542
3:龙胆泻肝汤加减
构成:龙胆草、黄芩、栀子、木通、当归、生地、柴胡、猪苓、泽泻各10g,鸡血藤、丹参各30g。
功能:清泻肝胆干冷。
合适症:急性白血病肝胆干冷型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加减:可加入清热解毒类抗肿瘤中草药,如夏枯草、半枝莲、白花蛇舌草、山豆根等;热重加五味消毒饮、黄连解毒汤、清瘟败毒饮等;湿重加藿朴夏苓汤、二陈汤、三仁汤、参苓白术散等。
备注:诊疗中如伤风、感染,停用本方,改予辨证施治,待其好转后再用本方。
方源:中医杂志 1980;(4):36
4:生脉二陈汤
构成:太子参15g,麦冬15g,五味子10g,半夏10g,茯苓10g,陈皮10g,杏仁10g。
功能:益气养阴,健脾化痰。
合适症: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河北中医1987;(3):39
5:地芍白薇汤☆
构成:东说念主参20g,麦冬30g,生地20g,白芍20g,枣仁25g,五味子6g,山茱萸30g,黄芩15g,丹皮30g,白花蛇舌草25g,白薇15g,知母15g,石膏60g,广角粉5g(冲服)。
功能:养阴清热,凉血解毒。
合适症: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华夏医刊 1989;(5):46
6:青黛紫草汤☆
构成:羚羊骨18g,水牛角30g,白花蛇舌草30g,半枝莲30g,山慈菇30g,玄参15g,紫草根30g,细叶蛇泡30g,土鳖虫12g,青黛末15g。
功能:清热凉血解毒。
合适症:急性粒细胞性淋巴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加减:骨痛楚加寮刁竹30g,枫香寄生24g,石上柏30g;齿衄、皮下出血加三七9g,白茅根30g,白及15g;心悸头昏加九节菖蒲18g,珍珠母30g,辰砂3g。
方源:奇难杂证,广东科技出书社 1983:25
7:乌梅黄药汤☆
构成:黄药子6g,苡仁30g,乌梅4.5g,半枝莲30g,山豆根12g,白花蛇舌草30g。
功能:清热解毒。
合适症: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《千家妙方》
8:蟾莲汤
构成:干蟾皮9~12g,半枝莲30g,板蓝根30g,土大黄30g,七叶一枝花15g,射干9g,白英30g,紫草15g。
功能:清热解毒抗癌。
合适症: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加减:气血虚衰加黄精30g,黄芪15g,党参9g,熟地15g,当归9g;出血加旱莲草30g,丹皮9g,大蓟15g,小蓟15g,犀角3~9g(吞服);感染发烧加蒲公英30g,紫花地丁15g,大青叶30g,银花15g;高热另加石膏30g。
方源:《抗癌中草药制剂》
9:马黄汤☆
构成:马钱子0.9g,大黄30g,猪殃殃30g,半枝莲30g,蛇六谷30g,白花蛇舌草30g。
功能:清热解毒抗癌。
合适症:急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《抗癌中草药制剂》
10:猪狗龙蛇白术汤☆
构成:狗舌草、猪殃殃、白花蛇舌草、龙葵、仙鹤草、北沙参各30g,金银花、丹参各18g,白术15g,制黄芪12g,当归12g,补骨脂12g。
功能:清热解毒,佐以益气养血。
合适症:急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《抗癌中草药制剂》
11:消毒清血汤
构成:大青叶、板蓝根、紫草、赤芍、丹皮、犀角、蜈蚣、雄黄。
功能:凉血解毒清热。
合适症:急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《抗癌中草药制剂》
12:八味汤
高跟美腿构成:生大黄9g,黑元参9g,生地9g,大青叶9g,天花粉6g,蝉蜕4.5g,东说念主中黄4.5g,粉丹皮3g。
功能:养阴清热解毒。
合适症:急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《抗癌中草药制剂》
13:益气滋阴解毒汤
构成:生黄芪30g,大青叶30g,白花蛇舌草30g,苡仁30g,黑元参15g,细生地15g,粉丹皮15g,草河车15g,黄药子9g,地骨皮9g。
功能:益气滋阴解毒。
合适症:急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《抗癌中草药制剂》
14:蓝根败酱汤☆
构成:白花蛇舌草60g,夏枯草15g,生牡蛎30g,鳖甲12g,板蓝根21g,鲜半枝莲125g,败酱草12g。
功能:清热解毒散结。
合适症: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中国中西医勾通杂志 1989;9(6):377
15:猫爪诃子汤☆
构成:猫爪草、苦参、黄芩、黄柏、雄黄、当归、诃子肉、青黛散各1份,土鳖子、水蛭参半份。
功能:清热利湿解毒。
合适症: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研末羼杂制成糖衣片,每片含生药0.25g。诊疗剂量逐日5.0~7.5g,督察剂量2.5~5g,分次口服。凭据白细胞数,与马利兰永远轮用。
方源:中国中西医勾通杂志 1985;5(2):80
16:资生汤加味
构成:山药24g,牛蒡子6g,鸡内金12g,元参12g,土白术9g,煅牡蛎30g,鳖甲30g,半枝莲30g,毛慈菇24g。
功能:补脾益气,软坚散结佐以解毒。
合适症:慢性粒细胞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兼服化癥复活丹6g,逐日2次。
方源:新中医1976;增刊(二):18
17:忍冬青黛汤☆
构成:猪殃殃30g,土大黄30g,银花藤30g,土茯苓30g,黄精15g,当归12g,枸骨30g,石菖蒲9g,丹参15g,狗舌草30g,青黛6g。
功能:活血清热,解毒除秽。
合适症: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中成药计划 1978;(1):35
18:血府逐瘀汤加味
构成:生地、当归、桃仁、红花、枳壳、赤芍、柴胡、甘草、桔梗、川芎、牛膝、青黛。
功能:活血祛瘀,疏肝行气。
合适症: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并服水蛭粉,1次1g,逐日3次,吞服。
方源: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1;(3):20
19:青黄散方
构成:雄黄、青黛。
功能:解毒抗癌。
合适症: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两药按比例混匀,压片或装胶囊,逐日6~16g,分3次饭后口服。
备注:反作用有恶心、胃脘不适、便溏等。青黛中有用因素如靛玉红,不溶于水,故诊疗白血病时不宜用煎剂。
方源:《中医肿瘤学》(上)奇米777me
20:消瘰丸合二陈汤加减
构成:玄参、生牡蛎、海蛤粉、云苓、黄芪各15g,贝母、海浮石、海藻、陈皮、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、当归、赤芍各9g,乌贼骨、昆布、清夏各12g,炮山甲6g,苡仁24g。
功能:解毒化痰,软坚散结。
合适症:淋巴赘瘤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79;(2):28
21:虎杖柳树汤☆
构成:柳树根、虎杖、党参、当归、熟地、薏仁、枸杞、黄精各30g,红枣10个。
功能:补益气血解毒。
合适症:单核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江西中医药 1985;(5):14
22:紫草槐花汤☆
构成:槐花、紫草、黄芩、丹皮、生地、连翘、盐柏、白芍、牛蒡子、板蓝根、玄参。
功能:清热解毒凉血。
合适症:单核细胞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加减:诊疗后期可凭据病情加解毒扶正、养阴扶正之品,如重楼、慈菇、公英、胡连、东说念主参、女贞子、寸冬、鱼螵蛸、玉竹等。
方源:辽宁中医杂志 1976;(1):33
23:紫草葡萄汤☆
构成:党参、黄芪、当归、制首乌各20g,生地15g,白术20g,甘草15g,夏枯草60g,地榆12g,射干12g,银花、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、紫草各30g,野葡萄根120g。
功能:补益气血,清热解毒。
合适症:淋巴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浓煎,昼夜分4次服,连服15剂。
外用抗癌软坚I号(制川乌头10g,黄柏10g,文蛤1枚,金头蜈蚣1条,龙泉粉10g,其研末,加麝香0.5g,陈醋调之,温敷肿处,逐日换药一次。)敷淋巴肿处。
方源:河北中医1987;(6):20
24:清瘟败毒饮加减
构成:生地40g,生石膏、玄参、金银花、连翘、蒲公英、地骨皮、天花粉各30g,丹皮、知母、石斛各20g,赤芍15g,生地榆60g,生大黄粉3g,三七粉6g。
功能:清热解毒,凉血泻火。
合适症:白血病高热、出血、眩晕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江西中医药 1988;(5):14
25:龟甲青蒲汤☆
构成:生地20g;玄参15g,知母10g,龟板10g,鳖甲30g,地骨皮20g,蒲公英30g,银柴胡15g,大青叶15g,半枝莲30g,白花蛇舌草30g,狗舌草15g,女贞子30g,青黛3g(另包分冲服)。
功能:滋阴养血,清热解毒。
合适症:肝肾阴亏,毒热内蕴型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《中医肿瘤学》(上)
26:犀角地黄汤加减
构成:犀角4g(或水牛角10g),生地20g,丹皮20g,旱莲草30g,女贞子20g,杭白芍15g,血余炭20g,大小蓟30g,仙鹤草30g,地榆炭20g,羊蹄根30g,大青叶20g,露蜂房10g,生黄芪30g,藕节30g。
功能: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。
合适症:阴虚血热,迫血妄行型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《中医肿瘤学》(上)
27:三参小麦汤☆
构成:东说念主参10g,沙参30g,党参15g,生地15g,天麦冬各15g,五味子6g,当归15g,杭芍20g,云苓10g,白术10g,山药10g,枸杞子15g,山萸肉20g,生龙牡各20g,炒枣仁15g,浮小麦30g,黄芪15g,甘草10g。
功能:益气补血,健脾养心。
合适症:血虚气亏,心脾两虚型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《中医肿瘤学》(上)
28:干蟾长卿汤☆
构成:沙参30g,东说念主参10g(另煎兑),丹参30g,赤芍15g,归尾10g,炮山甲10g,瓜蒌20g,干蟾10g,山慈菇15g,郁金10g,枳实10g,徐长卿30g,黄芪20g,山药10g。
功能:益气活血,化痰解毒。
合适症:气虚血痰,痰凝毒结型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《中医肿瘤学》(上)
29:蚤休苦参汤☆
构成:生石膏30g,生地15g,青黛6g(装入胶囊吞服,不入久煎),黄连9g,蚤休24g,虎杖30g,丹参30g,苦参15g,丹皮12g,银花12g。
功能:清热解毒凉血。
合适症:温热型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加减:以高热为主,重用生石膏、柴胡;以出血为主,重用生地、丹皮,加用犀角;若舌有瘀斑,加三七、水蛭、土鳖虫;若眩晕不醒,可加服安宫牛黄丸、至宝丹、紫雪丹等。
方源:《百病良方》第二集
30:黄药连荟汤☆
构成:黄连12g,芦荟12g,龙胆草9g,青黛6g(入胶囊吞服),大黄9g,莪术15g,黄药子15g,夏枯草30g,柴胡6g。
功能:清肝泻火解毒。
合适症:肝郁火盛型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《百病良方》第二集
31:瓜蒌慈菇汤☆
构成:玄参12g,牡蛎30g,浙贝12g,甲珠15g,夏枯草30g,昆布30g,海藻30g,清半夏12g,生南星12g(先煎二小时),瓜蒌15g,黄药子15g,山慈菇20g,半枝莲30g,蚤休20g,白花蛇舌草30g。
功能:清热解毒,软坚散结。
合适症:热结痰核型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《百病良方》第二集
32:瓜蒌礞石汤☆
构成:海浮石15g,全瓜蒌30~60g,蒲公英15g,陈胆星10g,枳壳10g,竹沥半夏10g,黄连3~10g,土茯苓15~30g,东说念主中黄10g,板蓝根15g,礞石滚痰丸15g(包煎)。
功能:清化痰热,解毒散结。
合适症:痰热型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《肿瘤的防治》
33:鹿龟肉桂汤☆
构成:黄芪15~30g,肉桂3~10g,党参10~15g,当归10g,白术10g,白芍10g,熟地15g,茯苓12g,鹿角霜10g,陈皮6g,红枣5个,甘草3g。
功能:健脾补肾,益气壮阳。
合适症:阳虚型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《肿瘤的防治》
34:醋柴水牛汤☆
构成:水牛角30g(先煎),醋柴胡6g,全当归10g,红花10g,炮山甲10g,赤芍10g,广郁金10g,枳壳10g,桃仁10g,天花粉10g,甘草3g,东说念主参鳖甲煎丸10g(包煎)。
功能:行气活血,软坚消积。
合适症:瘀血型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《肿瘤的防治》
35:猪莲二根汤
构成:猪殃殃60g,半枝莲30g,羊蹄根30g,板蓝根30g,制黄芪12g,当归12g,党参9g,三棱9g,莪术9g。
功能:益气养血,化瘀解毒。
合适症:各型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加减:发烧加生地、丹皮;出血加仙鹤草、白茅根、旱莲草;纳减加炒二芽、焦六曲、陈皮。
方源:《抗癌中草药制剂》
36:当归龙荟龙
构成:当归、黄柏、龙胆草、山栀、黄芩各30g,青黛、芦荟、大黄各15g,木香10g。
功能:清肝泻胆。
合适症:白血病。
用法:共研细末,真金不怕火蜜为丸,每丸重10g,每天服3~4丸,如能耐受,可徐徐增多到每天6~9丸。
备注:反作用有泻肚、腹痛。
方源:《肿瘤的防治》
37:八珍加减汤☆
构成:别直参3g(另煎兑服),炒白术、炒白芍、生地、熟地、五味子各9g,茯苓15g,炙甘草4.5g,远志、陈皮各6g,肉桂1.5g。
功能:益气温阳,敛汗宁心。
合适症: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浙江中医杂志 1985;(9):389
38:鹿角阿胶汤☆
构成:党参、黄芪、白术、当归、生熟地、白芍、丹参、天冬、女贞子、旱莲草、陈阿胶、鹿角胶、陈皮、砂仁。
功能:益气补血,扶正抗癌。
合适症: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江苏中医 1979;(1):9
39:补中益气汤加减
构成:炙黄芪15g,焦白术12g,西党参20g,炙升麻、柴胡
各5g,当归身、广陈皮各10g,猪殃殃30g。
功能:甘温除热,补中益气。
合适症: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四川中医1987;(2):35
40:消白汤
构成:白花蛇舌草50g,青黛40g,黄药子25g,三棱25g,莪术30g,红参15g,半枝莲20g,杞果30g,狗脊25g,丹参50g,大黄20g,山萸肉20g,儿茶10g。
功能:活血化痰,解毒抗癌。
合适症: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加减:毒邪入营舌绛、高热加羚羊角2.5g,犀角1.5g,锉末冲服或用犀角地黄汤;高热不退者,每次冲服牛黄2.5g;化疗中有胃肠说念反馈者加砂仁、佩兰。病情转入缓解者,消白汤中加入益气养阴扶正之品。
方源:吉林中医药 1981;(3):24
41:健脾补肾汤
构成:党参、生黄芪、菟丝子各30g,白术、山药、当归、山萸肉各15g,黄精、石莲子、鹿角胶(烊化)各10g,熟地、茯苓、枸杞子、陈皮各6g。
功能:健脾补肾。
合适症: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每6小时服1次,随病情好转减服药次数,西宾简单后改服丸剂。
加减:白细胞2万/cm3以上加四叶参、马鞭草;白细胞3500/cm3以下加土大黄、龙葵、何首乌;血小板减少加黄柏、桂圆肉、藕节:血小板高于30万/cm3加水蛭;贫血加欧好意思参、鱼膘胶(烊化)、巴戟天;衄血加牛膝、槐花;吐血加仙鹤草、白及;便血加地榆、大小蓟炭;血尿加琥珀、三七;高热不退加柴胡、羚羊角;肝脾肿大加半边莲、野菊花、鳖甲;淋巴结肿大加黄药子、露蜂房;下肢瘫痪加秦艽、红花;要津痛楚加木瓜、丝瓜络、鸡血藤;浮肿加雷公藤、防己;眩晕加菖蒲、鹿茸;心悸加柏子仁,鹿含草等等。
方源:浙江中医杂志 1990;(7):318
42:青蒿鳖甲汤加减
构成:青蒿30g,鳖甲(醋炒)、银柴胡、生地、半枝莲、白花蛇舌草、大青叶各30g,沙参、丹皮、知母各20g,紫草15g,三棱、莪术各10g,犀角粉(冲)5g。
功能:养阴冷血,清热解毒。
合适症:亚急性颗粒细胞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山东中医杂志 1988;(1):35
43:知柏六味丸加减
构成:生地20g,知母、沙参、麦冬各15g,黄柏、丹皮、白芍各10g,山萸、仙鹤草、侧柏叶各12g,犀角3g(磨冲)。
功能:滋阴降火,凉血止血。
合适症: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福建中医药 1983;(4):17
44:小陷胸合礞石滚痰丸
构成:瓜蒌15g,川连10g,清半夏9g,青礞石30g(先煎),千里香6g(后入),大黄6g(后入),黄芩9g,川贝母12g,枳壳5g,菖蒲10g,玄明粉6g(冲)。
功能:清热涤痰,化湿通腑。
合适症: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福建中医药 1983;(4):17
45:仙茅龟板汤☆
构成:党参15g,炙鳖甲9g,仙茅12g,生牡蛎15g,龟板9g,丹参15g,莪术12g,红花9g,赤芍9g,半枝莲30g,白花蛇舌草30g,山慈菇9g。
功能:益气滋阴,活血化痰。
合适症: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《中医医癌80例》
46:加味下瘀血汤
构成:潞党参15g,黄芪18g,当归6g,五味子3g,麦冬6g,大黄9g(后下),地鳖虫6g,桃仁3g,红花3g,三棱9g,莪术9g,甲珠12g,枳壳6g,煨姜3片。
功能:补气养血,破瘀消癥。
合适症: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备注:服上方性情渐复,可加天台乌药、丹参、血竭以助活血破瘀。
方源:云南中医杂志 1980;(4):38
47:内金鳖甲汤☆
构成:鳖甲50g,牡蛎50g,夏枯草20g,海藻20g,胡黄连20g,鸡内金10g,丹参20g,白茅根50g,焦白术20g,白芍30g。
功能:活血化瘀,软坚消积。
合适症: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另冲服芦荟面1g,日2次。
方源: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8;(3):138
48:龙牡红黄汤☆
构成:三棱、莪术、五灵脂、大白、龙骨、牡蛎、海浮石各15g,香附子18g,水红花子、瓦楞子各30g,三七12g,苏木10g,明雄黄9g,山萸6g。
功能:活血破瘀,软坚化积,利湿解毒。
合适症: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另用醋香附、制鳖甲、鸡内金各120g,研末,日3服,每次10g,黄酒送服。
方源:四川中医1989;(4):23
49:龟甲决明汤☆
构成:生芪24g,当归尾、丹皮、苏木各6g,党参、生龟板、生鳖甲、石决明各15g,地骨皮9g,干地黄、阿胶(烊化)各12g,秋石30g。
功能:益气补血,通络消瘀。
合适症:慢性髓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加减:出血严重时可酌加犀角地黄汤合童便200mL兑服。
方源:福建中医药1987;(3):47(北京名医蒲辅周方)
50:沙地茜草汤☆
构成:熟地15g,沙参、山药、龙骨、牡蛎各12g,元参、麦冬、天冬、玉竹、女贞子、枸杞子、当归、白芍、炒枣仁、茯苓各9g,远志6g,茜草、地榆炭、茅根、藕节各12g。
功能:滋阴降火,凉血止血。
合适症: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服,日1剂。
方源:山东医药 1979;(5):49
51:白血病IV号
构成:党参、阿胶(烊化)、枸杞子、陈皮各15g,女贞子、黄芪各30g,生地、竹叶、熟地各12g,当归、鹿角胶各9g。
功能:益气养血,调补肝肾。
合适症:白血病骨髓贬抑者。
用法:水煎服,逐日1剂。
方源:吕淑芳,河南医药 1982;(6):7
52:白血病V号
构成:犀角6g,二花、板蓝根、生石膏各30g,玄参、黄芪、黄芩、枸杞子各15g,地骨皮、知母各12g。
功能:清气凉营,益气养阴。
合适症:白血病褪色高热者。
方源:吕淑芳,河南医药 1982;(6):7
53:白血病Ⅵ号
构成:黄芪、生山药、白花蛇舌草、旱莲草各30g,麦冬、天冬、山豆根、地榆、藕节、玄参各15g,女贞子12g。
功能:益气养阴,凉血解毒。
合适症:白血病褪色出血者。
用法:水煎服,逐日1剂。
方源:吕淑芳,河南医药 1982;(6):7
54:归玄益气养阴方☆
构成:黄芪30g,党参20,黄精、枸杞子、天冬、玄参、当归各15g。
功能:益气养阴。
合适症:急性白血病。
用法:合营化疗,水煎服,逐日1~2剂。
加减:出血彰着,加紫草、旱莲草、仙鹤草各15g;有感染者加黄芩、黄连、黄柏各15g。
疗效:以本方合营化疗诊疗急性白血病13例,十足缓解8例,部分缓解2例,缓解率为76.9%。
方源:姚宝森,等,北京肿瘤学会《年会》论文摘要,1983;29
55:六神丸
构成:牛黄、麝香、蟾酥、雄黄、珍珠、龙脑等(本方有成药市售)。
功能:清热解毒。
合适症:白血病。
用法:逐日90~150粒(270~450mg),分3~4次服下。
疗效:以六神丸诊疗白血病10例,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1例十足缓解,1例部分缓解,5例朝上;3例急性白血病中,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十足缓解。
方源:戴锡孟,等,中华血液学杂志 1986;(8):477
56:七叶蟾莲汤☆
构成:干蟾皮9~12g,七叶一枝花、紫草各15g,半枝莲、板蓝根、土大黄、白英各30g,射干9g。
功能:清热解毒。
合适症: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。
用法:水煎取汁,逐日1剂,分2次服。同期合营化疗。
加减:气血虚衰加黄精30g,黄芪、熟地各15g,党参、当归各9g;出血加旱莲草30g,丹皮9g,大蓟、小蓟各15g,犀角3~9g(吞服);感染发烧加蒲公英、大青叶各30g,紫花地丁3g,银花各15g;高热另加生石膏30g。
方源:《抗癌中草药制剂》
57:安露散
构成:蜈蚣、全蝎、僵蚕、土鳖各等份。
功能:熄风活血。
合适症:白血病。
用法:上药共研细末,每服0.3~1.0g,一般用量为0.7g,逐日3次,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每次服0.3g为宜。
疗效:用此活动诊疗白血病20例,其中得到缓解者占有25%~64.71%,食欲、临床症状及血象改善者占65%~80%。
方源:《抗癌中草药制剂》
仅供参考学习奇米777me,不算作医疗会诊依据,请勿盲目试用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行状,总共实质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实质,请点击举报。